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寿俊梅同志2021学年述职报告
来源:新普陀小学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8日

追光向阳  汲爱同行  

——寿俊梅同志2021学年述职报告

2021学年,怀初心,汲爱同行,赋予生命健康、幸福、温暖、向上的生长;秉匠心,踔厉奋发,赋予教育灵动、深邃、坚定、向美的力量。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本人现任新普陀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党政工作。新时代暖心赋能的征途上,我努力做一名优质均衡的践行者,书写追寻梦想的无限热爱,谱写适合教育的无上勇毅。一年来,本人坚持“教育公平与均衡优质并进、尊重规律与改革创新互促、内涵发展与特色创建相融、协同共育与统筹推进结合”的发展思路,以“价值导向、流程优化、温暖育人”为核心,开展“规范化、系统性、幸福力”学校治理结构的持续改进,以“教育人才积聚、学科建设领航、因需施教落地”为推进重点,实现科学变革、提能增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第二部分:述职

一、厚学·善修内功

一年来,本人以“原文学习、思想内化”的方式加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十九大届六中全会公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配套文件》等主题开展多层次的学习,以文化润泽修为职业精神,以专业成长丰盈职业生命。积极参与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厚学、精业、优教”的目标定位,参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项目组、数字教材项目组”和“新优质跨学科成长营”等专业研究,努力用前沿的理论系统性地思考学校的内涵发展,积极孕育学校的核心发展力。

20211011日,以《全力推进双减:用温暖的方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来自云南昆明的校长培训;20211228日,接受区教育学院和区教育局对学校“紧密型学集团化办学”的调研,以《“三化四共”:携手打造优质教育生态圈》为题进行专题汇报;2022628日,以《共护成长路  共筑平安校》为题进行学校“护校安园”工作进行区级交流;本学年完成了区教育系统第二期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班培训,《坚守责任求发展 服务人本创优质》一文发表在《普陀教育》;202211月当选普陀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二、赋能·躬身入局

1 善治共情

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以学校新一轮规划发展实践为抓手,持续更新与提升管理理念,进一步转变思维和行动方式,我以“下移管理重心、强化分工协作、激活发展自觉”为管理变革的核心策略,进一步优化“纵横结合,条块交叉,以块为主”的运行机制,以“校区总护导”落实“基础环”,推进三校区日常工作规范有序;以“重点项目”落实“驱动环”,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稳扎稳打;以“工作清单”推进调控反馈跟进机制,立足抓“关键数据”“关键点位”“关键细节”,让管理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我以《提升中层领导力:架起学校管理的“四梁八柱”》为主要切入点,开展立“问题+策略+操作系统”的基于问题改进的“微诊断”协作小组,召开专题研讨座谈会7场,收集问题建议21条,制定7项改进举措。我努力让自己向“立己达人”的格局靠近,在理清千头万绪的“事”与丰富立体的“人”之间的关系后,与管理团队的伙伴在“共识、共情、共振、共舞”中,一起躬身“教育改革”的实践,打造“生命花开”的美丽。

2022年初,疫情来袭。学校以精细化的管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严把校门关、严控人员关、严守校区关,坚决守住校园防线。一套“家族谱”、一张“互联网”、一群“守护者”,在校园疫情的防控一线,打好“组合拳”,打赢“配合战”。

2021学年,本人受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培训中心邀请参加面向宁波校长的培训和交流指导。在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中开展了“集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交流会。

二、赋能·躬身入局

1 善治共情

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以学校新一轮规划发展实践为抓手,持续更新与提升管理理念,进一步转变思维和行动方式,我以“下移管理重心、强化分工协作、激活发展自觉”为管理变革的核心策略,进一步优化“纵横结合,条块交叉,以块为主”的运行机制,以“校区总护导”落实“基础环”,推进三校区日常工作规范有序;以“重点项目”落实“驱动环”,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稳扎稳打;以“工作清单”推进调控反馈跟进机制,立足抓“关键数据”“关键点位”“关键细节”,让管理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我以《提升中层领导力:架起学校管理的“四梁八柱”》为主要切入点,开展立“问题+策略+操作系统”的基于问题改进的“微诊断”协作小组,召开专题研讨座谈会7场,收集问题建议21条,制定7项改进举措。我努力让自己向“立己达人”的格局靠近,在理清千头万绪的“事”与丰富立体的“人”之间的关系后,与管理团队的伙伴在“共识、共情、共振、共舞”中,一起躬身“教育改革”的实践,打造“生命花开”的美丽。

2022年初,疫情来袭。学校以精细化的管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严把校门关、严控人员关、严守校区关,坚决守住校园防线。一套“家族谱”、一张“互联网”、一群“守护者”,在校园疫情的防控一线,打好“组合拳”,打赢“配合战”。

2021学年,本人受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培训中心邀请参加面向宁波校长的培训和交流指导。在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中开展了“集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交流会。

2 涵育共振

学校围绕“学有厚养,术有专攻”的目标定位,以“遵循教师行为改进的有效轨迹、直面教师专业成长的各个要素”为工作思路,实施“问题推进、专题深化、自主发展、多元融合、展现个性”的教学研一体的研训策略,通过1C+3P,即:一个培训课程(Curriculum)——《新普陀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课程》(包括三类:通识课程,解决教师队伍建设的共性问题;专业课程,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个性课程,满足不同层次教师需要,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一个重点项目(Research Project)——基于课堂观测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一个研修流程(Research Procsess)——“前移后续”式教研组研修;一个评价模型(Assessment Pattern)——“四阶三维”(见习期、职初期、成熟期、稳定期;专业信念、专业技能、专业素养)教师评价模型,为不同时期教师的培养从夯实基础到专业发展铺设一条“三环”通道(三环是指:外环——历练教学基本功;中环——锤炼教学策略;内环——提炼教学思想),在顶层设计的优化中不断推动教师专业增值,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年里,本人以专业思想力、研究力、创意力推动学校不同结构群体教师的专业提升,采取“多层面价值引领、多主体合力参与、多维度立体建构”的策略,通过科学诊断激活教师内生“源动力”、多元反馈唤醒个性成长“生命力”、精准指导推动专业发展“续航力”。本学年共计听课106节,疫情期间参与巡课,以专业研究立人、项目攻坚立行、成果推广立业,积极推动教师队伍成长。

2021学年,我校十位教师在第五届“普陀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中捧得奖杯,其中五位教师荣获一等奖,自然教研组荣获区优秀教研组;区第六轮级教师团队有6位高级指导教师、10位区级教学能手、11位区级教坛新秀;疫情期间,3位教师补录上海市空中课堂录像课,1位教师录制《空中课堂名师面对面》录像课,12位教师加入区线上教学答疑的专家组或辅导组,为其他学校教师提供帮助;2位教师加入上海市义务教育五四学制非统编教材编写组;1位教师荣获区“新蕾杯”(见习规培)一等奖。

   

    3.礼悦共生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五育并举”的思想,认真贯彻和落实“两纲要、两意见、一方案、一指南”,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努力构建“礼文化悦生活”德育品牌,形成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的德育工作体系,凸显“注重道德,强调自律;关注整合,注重精心;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操作路径。本学年,结合建党100周年,以“强国少年 未来有我”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以重视实践体验为基本原则,结合“家国情怀、城市发展、榜样力量、红色研学、思政一体”,开展“追光行”,共谱“乘风曲”,实现“凌云志”。学校德育活动在行程安排、活动部署、教学内容、活动方式的选择上都贯穿“民族性、时代性、自主性、创造性”的特色,开展“全方位、立体化、浸润式”的学习场域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参与,不断促进个体与社会及其自身文化的交融,推动育人价值“社会化、个性化”的发展进程。疫情期间,认真策划“云端六一”活动。通过“云队课·“XUN”味少年时、“云说·少年时代”、云旅行·“YUE”读大世界,引导学生心怀温暖,感恩时代。

2021学年,2位教师荣获区“普教·青声说”一等奖,1位教师荣获二等奖;1位教师荣获“第四届长三角家校合作论坛”论文评选二等奖;2位教师在区家庭教育指导微视频课程评选活动中,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课程共舞

“双减”背景下,我带领老师们认真研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评价指南》以及《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厘清学科内容结构,聚焦五育并举,积极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用“高效课堂、精准练习、多元评价”筑牢质量保障链。我和管理团队的老师们一起,锚定课堂,以“基于课堂观测的教--评一致性”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技术赋能教与学方式的研究为依托,逐步形成“课程本位、问题导向、实证研究、主题研修、协同共生”的新模式。学校立足单元整体推进,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题情境”等方面体现单元学习要素的统整性和结构性,从关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转向关注学科课程的整体性实施,致力于学科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一致性落实;从“理论验证”转向“问题导向”,基于问题解决,构建起课程教学实践纵深发展的链接,凸显主体性、系列化、实证性的校本研修特色;从“经验”转向“证据+经验”,开展基于实证的课堂观察精准改进教学。

作业改革承载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深化学校特色发展的时代责任,对于学生建构生活意义、增进学习体验、优化师生关系具有积极效用。我带领学校课程教学中心的伙伴一起开展,“双减”背景下高质量作业编制的实践研究。实践“四聚焦”:“作业设计聚焦目标对应,提升“教学评”的一致性;作业实施聚焦分层推进,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作业分析聚焦学习效能,提升学生指导的靶向性;作业管理聚焦科学治理精准,提升育人价值的认同性”的研究路径。

2022312日,学校根据市教委和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开启线上教学。学校制定了《同“屏”共振  护航云课堂》在线教学工作方案,努力在同向聚合的专业担当中探寻教育数字化转型之“契机”,促进课堂高效变革之“转机”,积极探索“空中优教,线上优学”的创智课堂。探索“三优化”:优化管理,在线教学实战从“双线并进”到“促进融合”。引导老师积极聚焦“空中课堂”资源的二次开发,结合其结构性、片段化、问题式设计三大特点,促进教师学习理解,改造利用。优化指导,云端深度教研从“单元整体”到“提质增效”。制定教研组“云研修”时间表,把握单元设计整体性、关联性和递进性,搭建学习支架、创设问题情境、组织互动环节、丰富资源支持、精选作业内容等教学实施细节。优化反馈,学习资源开发从“空课搬家”到“创新探索”。深入学习借鉴空中课堂的基础上,由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重组,个性化组织教学,充分利用“答题卡、举手、讨论区、小鹅云课”等功能提升课堂反馈和互动的有效性。

本学年,在课程类型的探索中,对幼小衔接《“壹”课程——基于新入学儿童学习需求的准备期课程再构》、深化兴趣发展“翼”课程再构(拓宽“科创+、艺美+ 、健体+、生活+”等学历领域)、探索综合素养提升“熠”课程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研究推进,丰富课程选择的内涵。本学期继续在四年级开展跨学科学习“水果为什么会腐烂2.0”研究,面对跨学科学习中复杂的知识背景,深入地指导教师开展对比实验、记录数据、制作图表、分析结果、实验汇报,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建立联系、聚焦研究、成果呈现、创意评价”五个步骤,尝试在学科、社会、生活之间建立广泛联系,提升教师跨学科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

20223月区级重点课题《依托课堂观测,推进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过程性评价研究》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20224月完成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课题报告《基于课堂观测的“教--评一致性”研究》的撰写和申报工作。

三、勤勉·靠谱先锋

本学年中,本人能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期间,能认真参加市区级各类学习,面对新时代的要求,以人本情怀坚定职业信仰,以文化润泽精神追求,以专业成长丰盈教育人生。疫情期间,能坚守岗位,参与长征镇“党员社区再报到”。从330日完成学校全面消杀后,我就挑起了社区防疫志愿者工作组的重担,可谓从“单位”到“社区”无缝衔接。331日开始,便进入社区防疫的“快车道”。从在职党员微信群的建立,到采样点的布局、采样动线的确定、志愿岗点位的岗前培训、工作反思的改进优化以及对居民诉求的积极回应,每一项工作我都亲力亲为,成为防疫先锋队的领头雁。在封控的两个月里,我参加了社区25次、近200小时的核酸筛查志愿服务工作。在社区防疫的“战场”上,我成了多面手:现场“调度员”、信息“传递员”、秩序“引导员”、核酸“扫码员”、采样“协作员”、物资“派送员”、阵地“宣传员”......每一件事情我都身先士卒,成为防疫先锋队的主心骨。同时,在应对校园疫情防控,我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能积极做好学校防疫物资的储备,做好疫情防控演练,分批完成教师、学生疫苗接种工作,承担并参与区域中幼儿园、中考高考专用核酸采样点,落实常态下科学防控的严密流程。

四、清廉·严于律己

志远则气正,气正则身洁。本人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八项规定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的“四责协同机制”,在党风廉政工作中能带领班子努力做到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本人依法落实“三重一大”校务委员会制度,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制定学校落实“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会务出差培训活动报销、节庆活动管理、外聘专业师资讲课费发放等内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使用,每年年底学校经费的使用情况也向全体教师进行汇报,全年“三公经费”无超支情况。学校坚持问题导向,把与教师切身利益有关的“职称评审、评先推优、绩效工资、招生工作、基建工程、物品采购”等重大事件,做到“方案+预案”“执行+监督”“调控+改进”相结合,研究问题、解决困难、引导发展,在鼓励教师参政议政中不断提升学校工作的开放度和民主化进程。

第三部分:存在问题

1、走出舒适区,提升破解难题的勇气。“两校三区”的运行模式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工作中开拓进取心不足,顶层规划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虽然分析问题成因有一定的高度,但解决问题着力点聚焦不准,主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不够,有时满足于上级布置什么就抓什么,主动谋划,改革创新不够,整合资源缺乏统筹兼顾。

2、走进学习圈,提升文化涵育的底气。学校体量增大,事务性工作增加,工作中学习的定力不足。只满足完成任务,理论学习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在专业把握学、扩展延伸学、联系实际学上下功夫还不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把握不够好,没有把学习、思考、实践和推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制约了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

第四部分:努力方向

1、勤学内化,做知行合一的先锋。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加强对党建理论原著的学习,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固理想信念之本。进一步深入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学校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研究,关注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最新需求,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

2、勇于担当,做奋发有为的表率。进一步拓宽联系广大教师的渠道,充分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教职工的专业创造,集中大家的智慧,凝聚大家的力量。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立场,关心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排忧解难办实事。坚持真抓实干,紧密联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追求卓越。

3、身体力行,做破解难题的勇士。加强党性修养,保持思想的纯洁性,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不断提升自己党性修养。进一步聚焦“队伍梯队优质化培育、课程建设多元化研究、学业质量科学化探索、智慧课堂精准化实施”等重点任务,在自我更新与认知迭代的学习观、连接与共生的合作观、变革与创新的行动观上提升专业能力,乐于接受挑战,敏于应对变化。

席勒曾描绘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我的理解是“过去的不动”方显经典弥足珍贵,“现在的飞逝”警醒我们只争朝夕,“姗姗的来迟”蕴藏韶华无限,愿你我在诗与景的陪伴下,坚守初心,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