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新普陀小学&新普陀小学东校2021学年工作总结报告
来源:新普陀小学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8日

微光如炬 汲爱同行

——新普陀小学&新普陀小学东校2021学年工作总结报告

2021学年是特殊的一年,学校发展处在转变治理方式、优化品质结构、转换发展动力、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攻坚期。新普陀人主动适应变革,以“价值导向、流程优化、温暖育人”为核心,开展“规范化、系统性、幸福力”学校治理结构的持续改进,以“教育人才积聚、学科建设领航、因需施教落地”为推进重点,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实现科学变革、提能增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富有特色教育的美好期盼。

 

一、峥嵘百年,光荣党徽耀微光

(一)思想引领,行动见章

按照“明确职责、健全机制、双岗双责、协同配合”要求,推进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向发力。认真落实支部“三会一课”年度计划,开展“赓续初心”教育微党课、“我爱我家”微诊断、“暖心接力”公益服务,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党课开讲了”系列专题党课、学习“时代楷模”吴蓉瑾同志等先进典型事迹选树、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等多形式专题研讨,探索“行走的党课”学习活动,让党的理论、课改前沿的主张和要求内化践行,始终站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最前沿,引导党员做推进素质教育、弘扬师德、关爱学生的典范,以党性铸师魂。本学年开展主题活动10场、党课与集中学习13次、学习交流9次,发言达432人次。“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专题研讨座谈会7场,调研走访人数150余人,收集问题建议21个。立足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主要涉及“课后看护、特殊学生关爱、跨校区教研、教师人文素养”等七项具体举措,在精业笃行中开拓出经得起群众检验的新成效。

(二)文明创建,扎实推进

积极落实区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部署要求,对照创城新标准,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打出实干“组合拳”,按下创城“加速键”,吹响“加减乘除”冲锋号。针对校园周边公共秩序中“一盔一带”、违章停车、乱穿马路、不文明养犬等社会问题,开展“独具匠心”暖爱导航、“文明童行”活动领航、“蒲公英风尚墙”宣传护航、“家校协同”共育助航,用机制保障约束创建行为,扎实推进创城工作常态化开展。

(三)志愿服务,温暖于心

疫情期间,我校以一刻不放松、一步不能错、一分钟不耽误的战斗姿态,竭尽全力守护校园安全。封控期间,全体党员积极响应4月6日中共上海市委《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公开信》中的要求,在社区亮身份、见行动,守土尽责“三带头”。48名党员全员100%完成社区双报道,100%参与社区抗疫志愿服务中,他们化身“临时楼组长、物资搬运工、核酸筛查员、配药速递员”等,以”人员到岗、工作到位,效率到顶”的执行力,活跃在社区防疫最艰难的第一线。我校党团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共计500余人次,累计时长2597小时。

英语教研组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1位教师荣获“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优秀案例”;11位教师分别荣获“上海市园丁奖”“普陀区园丁奖”"普陀区优秀思政教师(十佳)"“普陀区教育系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上海市金爱心教师”等市、区级荣誉;9名教师受到区委组织部表彰;学校荣获2021普陀区教育系统新闻工作优秀组织奖;校支部委员会荣获普陀区2022年度最靠谱“红色堡垒”称号;校团支部荣获2021年度普陀区基层团组织典型选树;学校先后承担疫苗接种点、幼儿园核酸检测点、中高考核酸采样点工作。

 

二、领巾向党,红色基因闪微光

(一)锻造特色,融合发展

学校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的工作思路,初步形成并逐步完善德育工作“一校多品”的发展格局。

“礼悦”品牌促内化。以创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为契机,依托原有的“礼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礼貌待人、诚信谦逊、悦纳关爱”的良好品德,在“达礼”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学生“心悦”。通过综合性、整体化设计,将“礼悦”教育融入行为规范教育的全过程;注重示范性、专业化引领,将“礼悦”教育融入育德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坚持有效性、常态化推进,将“礼悦”教育融入综合素养评价的全过程。

“花季”课程重体验。“文化认同、人际交往、价值引领、生涯启蒙、仪式洗礼”等要素融为一体,拓展主题活动宽度,发挥成长的导行效能;充实研学活动深度,开发实践性的情境体验。以五年级为例:“心随阅读去旅行”毕业季课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触摸真实世界,为每一个人注入生命能量;“国人护国漫 匠心护童心”职业启蒙教育中,走进上美影厂,走近中国动漫,引导学生体验职业多样性,相信未来有无限可能。

“思政”教育强实践。作为上海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学校,为了助推教师对课程内涵的研究力与理解力,教学实施的统整力与执行力,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团队开展了“立足单元视角,聚焦单元目标,优化设计结构”系列主题研修。通过认真研读与内化,以学生生活为基点,以思辨探究为重点,灵活运用教材,优化评价形式,注重知行合一。

(二)价值引领,家国情怀

结合建党100周年和喜迎二十大,推进“红色基因”培育为核心,引导学生探寻历史发展脉络,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美德,抒发爱国情感,激发责任意识,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忆往日·致敬强国先锋。“童心向党 未来有我”主题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1921”,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开启时空对话;又见“开国大典”,领略新中国伟大领袖的传奇;探寻“两弹一星”,了解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感受科技强国的力量;再现“奥运精神”,一睹历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获得奖牌的中国健儿风采,体会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意义。

惜今朝·争做时代新人。为激励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心,学校结合“930”烈士纪念日和建国72周年,隆重举行了“赓续百年星火 强国少年有我”迎国庆主题升旗仪式。2022年12月6日,学校承办了“强国少年 未来有我”——2021年“国旗下成长”上海青少年升国旗暨爱国宣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历史,学习先进榜样,牢记铮铮誓言,不断砥砺前行。

(三)乐学笃行,润德育心

云成长·暖爱润童心。“学雷日”期间,新普陀学生成立了“小数点”志愿服务队,并通过爱心义卖活动,将爱心善款奉献给“祥和公园”绿植公益事业,传承雷锋精神,积极回报社会。2022年3月新冠疫情的突袭,打乱了原本的学习生活,学生又从校园回到了家庭。一封“无惧‘倒春寒’ 携手战疫情”的信笺,引导学生坚定信念、战胜疫情,心怀温暖、感恩时代,主动配合、科学防护,于磨难处淬炼意志,在经历中坚守初心。

云交流·暖爱护童真。三个多月居家学习,活动依然精彩纷呈。每周的线上主题升旗仪式,了解时政热点;观看“神舟十三号”返回“神舟十四号”出发,撰写感言投稿;各班队还精心筹备了线上主题班会,家校共克时艰。在“童心向阳耀未来”的倡议下,孩子们用“脱口秀”的方式“花式点赞”担任志愿者的爸妈。生活导师们带领学生共读绘本故事,共听一首歌,共享生活中的“小确幸”,用满满的正能量面对每一天的生活。

云联欢·暖爱赞童趣。“六一”儿童节如期而至,师生却无法相聚校园。为不留遗憾,学校策划了一场“云联欢”。云队课·“XUN”味少年时。回顾“从一大走向二十大”系列活动成果,并仔细聆听师长们“云说·少年时代”。云展信·“HUA”说乐生活。“话”说宅家日记,热爱劳动、坚持锻炼,健康每一天;“划”说学习宝典,合理作息、乐学高效,充实每一天;“画”说生活拼图,兴趣广泛、丰富多元,快乐每一天。云旅行·“YUE”读大世界。毕业班学生带着“毕业季”课程的学习成果,为小学最后一个“六一节”献礼。

本学年,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团队获评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学校获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百佳”示范校;荣获区庆祝建党100年优秀作品展演一等奖;1位学生获评市百优“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1位教师获评区“十佳”优秀思政教师;3位学生荣获普陀区“学雷”奖学金;2位教师荣获“普教·青声说”一等奖,1位教师荣获二等奖;1位教师荣获“第四届长三角家校合作论坛”论文评选二等奖;2位教师在区家庭教育指导微视频课程评选活动中,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三、精业笃行,教育改革递微光

(一)五育并举,素养导向

全纳课程促进个性发展。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用课程元素融合生长的思想,多维度的调整、改进、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夯实基础性、拓宽多样性、关注综合性、立足发展性,真正“让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学校以基础型课程为原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深化“壹”课程(幼小衔接入学适应)、“翼”课程(拓宽科创+、艺美+ 、健体+、生活+等学习领域)、“熠”课程(跨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研究推进,以拓展型课程为两翼,推进体育、艺术、科技、劳动校内外课程建设,积极参与各类市、区赛事、活动;以一二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及四五年级跨学科学习的深入试点,丰富学生经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实现课程促进学生潜能发挥和个性发展的目标。

综合活动丰富学习经历积极探索综合学习活动在低年级课程实践中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主题研发,建立课程与生活世界的关联,打造开放的学习时空学习。一、二年级以“八大星球”为主轴,以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为主体,以“中国卫星”为主线,开展“你好,太空!”全学科主题综合活动,讲述中国航天“飞天逐梦”的故事。疫情期间,各学科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以真实的生活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四年级跨学科学习《水果为什么会腐烂2.0》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得以迁移应用。学校组织开展线上主题活动周,以“我爱上海”为主题,从贴近儿童生活的“衣、食、住、行”和最具上海特色的“沪语”五个视角设计任务,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倾听表达、同伴交往、成果展示等,在“我为上海添颗星”心愿储值卡和“申城小达人”评价中带领一、二年级学生读懂故乡的景,说好故乡的事,感受上海特有的智慧、力量、精神。

学校获得首批“上海市绿色学校”称号;《新民晚报》微信公众号就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做题为《体育,为每个孩子积蓄成长力量》报道;1位教师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开展的“重视‘入学适应’,做好科学衔接”论坛活动中做主题交流发言;5位教师荣获“普陀区教育奖励基金会义务教育阶段‘项目化学习’优秀论文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一、二、三等奖。“新蕾”合唱团作品《让爱看得见,你我来实现》入选海峡两岸传爱公益活动决赛;“精灵”管乐团荣获2021年“中华杯”中国第十四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示范乐团”称号;OM科创队参加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韩国区决赛荣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

(二)五环联动,减负增能

做优惠民工程。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重视“精细化、上水平”,从学生和家长需求出发采取“聚焦问题、深化学习、研行并举”的策略,开展蒲公英“1(一个面向)、2(两个聚焦)、3(三个课堂)”行动,实现工作日全覆盖,凸显课后看护多样化、菜单式、公益性等特色。学校以“校内保障、提升效能、服务成长”为宗旨,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实施路径和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参与的过程中,从身心悦动走向思维灵动,全力践行“学校尽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的服务目标。

筑牢教学闭环。课堂是落实“双减”工作的主阵地,各学科依托“基础研修-有效课堂-高效作业-精准辅导-综合评价”五环联动,以核心问题驱动,联系认知经验,关联学习要素,设计单元整体活动,将碎片化的知识连成线、结成网、筑成块、构成体,促发学习迁移,促进思维进阶,发展学科关键能力。学校在持续开展“单元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及“依托课堂观测,推进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过程性评价”普陀区重点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学习上海市各学科《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聚焦学生个性潜能、知识增长、能力提升,聚力“梯度”分级、“广度”延伸、“深度”开发,让作业设计更具“精准度、更富“创新度”、更有“生长度”。学校以“三级纵横联动模式”加强前置研修,解读单元重点、阐释单课要点、落实作业支点,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闭环管理。在线教学期间,学校仍以“五环联动”推进线上优教与优学。教师探索“融合式空中课堂”,在单元视域下设计教学活动,创设学习问题情境,扎实语言表达训练,聚焦学科思维形成,把牢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及作业练习资源,形成新普陀在线教学2.0版的教学智库,筑牢线上教学质量基准线。

第一教育“校长说双减”栏目刊载《优化作业 让学习变得有意义》;语文学科教师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高质量基础性作业建设”项目;数学学科教研组参与上海市作业辅导平台1&1课后作业设计工作;英语学科“我的居家线上学习”跨学科活动作业案例被上海教研微信公众号普陀专题采纳刊载;学校《依托课堂观测,推进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过程性评价研究》普陀区重点课题结题;学校美术、音乐学科分别承办、参与五区六校教学研讨活动,探索学科任务活动的高质量实施。在线教学期间,学校坚持专业引领,邀请各学科专家走进“空中课堂”为教师的课堂把脉,开展专题讲座。各学科教研组陆续以教师代表或团队的形式在区级层面进行线上教学案例成果分享,共计20人次;根据居家在线学习情况家长调查问卷数据反馈,本学期居家线上学习整体满意度为99.1%。

(三)综合评价,质量保障

多元评价促进质量提升。学校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者背景数据为基础,注重过程性记录 (作业、专项练习、阶段练习),贯通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全评价。建构“学习支架提供⟶ 学科方法提取⟶ 学科策略形成⟶ 学科思维提升”的系统性练习/考查/考试命题研究,注重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强调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实现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分析到学生发展质量素描,对师生的问诊把脉到教与学的科学发展和精准改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疫情期间,学校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双减”要求,引导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并提高学习兴趣,综合上课平台及作业平台的多维数据,结合在线互动学习情况、学习习惯能力表现、多元智能发展等方面,为学生构建“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的学业情况评价”“以改进激励为评价目的的学科实践评价”“以强调学习起点与学习经历的主题活动评价”的综合谱图。

集团校开展质量保障体系质量调研工作,深入推进命题研究;在线教学期间,学校探索学生线上学习综合评价工作,为今后实现对学生的精准画像,推动涵盖德智体美劳的过程性评价和成长性评价奠定数据基础。

(四)数据驱动,融合发展

数据分析推进精准教研。作为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材实验项目校、上海市“DIS”数字化项目校、上海市“基于数据 精准教研”项目实验校,在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过程中,学校立足“基于环境、深化融合、问题解决、精准助力”的理念,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改进活动的组织与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行为、认知和情感等维度深度参与教学活动,及时捕捉学生思维发展的相关数据,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应用。学校数学教研组参与市教研室“基于数据 精准教研”项目研究,借助“学习诊断管理系统”,开展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诊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情况,从数据的变化差异中找出学科教学中的亮点和缺漏,有针对地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找准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薄弱点,充分挖掘师生可提高的切入点和空间。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改进是一个持续优化教学目标、活动、方式的循环过程。教研团队聚焦问题设计活动、采集数据分步改进、多次尝试提升效能,实现了课堂教学活动紧扣目标、练习应用强化目标、分层递进深化目标,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应用驱动加速融合发展。经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两轮大规模线上教学,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无缝融合成为常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数据解读能力成为新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构成,学校以“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指导”四维推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速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基于课堂,提出“整合式A(B)A”“组合式A+B”“融合式(AB)”三类教学模式建议。在三类教学模式的建议下,教师的重要任务并不是提供最好的讲授,而是为学生设计最适当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制定最合适的学习策略和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以面对线上学习。除了线上课堂的教学模式革新,学校提供设计路径,引导教师以学生素养培育为核心,用可视化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等方式,设计线上、线上融合学习任务,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根据不同问题,不同学生,不同目的,在实际应用的驱动下,教师通过学校提供的培训课程,统一或自选,互助或自学地完成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很大程度上激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信息素养的个性化发展得到满足。

《学习数据分析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精准教研》市级项目研究普陀区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9位教师参与了普陀区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学实践创新案例征集活动,其中3篇案例被选送市级评选。

 

四、承以谨志,专业涵养聚微光

融情于师聚愿景学校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立规、立研、立教”为重点,以“教·学·研一体化”教师研训模式新途径,通过“1C+3P”,即:一个培训课程(Curriculum)——《新普陀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课程》(包括三类:通识课程,解决教师队伍建设的共性问题;专业课程,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个性课程,满足不同层次教师需要,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一个重点项目(Research Project)——基于课堂观测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一个研修流程(Research Procsess)——“前移后续”式教研组研修一个评价模型(Assessment Pattern)——“四阶三维”(见习期、职初期、成熟期、稳定期;专业信念、专业技能、专业素养)教师评价模型,为不同时期教师的培养从夯实基础到专业发展铺设成长通道拓宽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为教师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和机会,营造适合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生态环境,努力使教师队伍素养层次结构更趋合理,教育教学执行力、课程开发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区域影响力等大大提升,培育教师“承以谨志,传而善习”的“正气、底气、雅气”,建设一支博学笃志,拥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队伍。

助力于师促提升。学年初,对教师进行分类规划。以“新蕾杯”为契机,扎实见习教师规范化培养工作;以校园学术节满师汇报为载体,托举5年期教师成长;以不同层级的年级联动、大组研修、专家带教等为阶梯,助力具发展潜力教师上格;以定向培养、项目实践等为核心,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以区级专业发展团队建设为引领,与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相结合,加强学科领军式骨干教师的培养,铸就学科高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现有区级专业发展团队成员27人,其中高级指导教师6人,校级专业发展团队成员50人;2位教师参加普陀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特色案例评选分获一等奖、二等奖;10位教师参加第五届“普陀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荣获5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优秀学科组1个学校课题获普陀区第十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个个人课题获普陀区第十三届教育科研个人课题研究成果优秀奖;3个区级个人课题结题2个区级个人课题立项;在线教学期间,3位教师补录上海市空中课堂录像课,1位教师录制《空中课堂名师面对面》录像课,12位教师加入区线上教学答疑的专家组或辅导组,为其他学校教师提供帮助;2位教师加入上海市义务教育五四学制非统编教材编写组;1位教师荣获区“新蕾杯”(见习规培)一等奖。

 

五、科学治理,微光如炬汲爱行

品质提升直抵管理末梢。继续深化探索“两校三区、一体三翼、协同发展”的运行模式,开展贯通学段、联通校区的“分领域、全链式、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聚合学校发展智库,优享组团发展志趣,进一步凸显“顶层设计与关注需求、全面推进与关键突破”双线并举的推进策略,努力造就一支“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为保障三个校区管理同步,学校从“标准修订、管理孵化、关键前置”三要素入手,借助内部管理细则的学习和内化以及信息平台可视化管理,打通堵点,覆盖盲点。同时,定期开展“微诊断”“微调研”“微改进”等协作,研究年级学情、教情,互通信息,形成教育教学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保证学校整体的高水平发展。

学校接受普陀区紧密型学区集团创建调研;寒假前,开展两校三区协同演练,应对新冠疫情封控或其他应急事件;2位校级管理成员入选普陀区教育系统管理团队优青系列,1位后备干部提任挂职副校长;1位中层参加普陀区教育系统“十四五”第一期中青班结业。

 

信念之光、智慧之光、奋斗之光,汇聚在新普陀成长的每一站,闪耀在新普陀发展的每一刻。我们,教育的追光者,向阳而生,寻光而行,照亮教育的未来!